專業焦點
我的評論
大陸企業以高薪條件向台灣人才招手,已非新鮮事。如今隨著大陸在新興科技領域發展迅速,人才明顯不足,故將台灣納入招募人才的來源地,展開慘烈、刺激的人才爭奪戰。此新聞報導已經明確警示,值得台灣企業謹慎因應。我的淺見如下:
一、市場規模決定勝負:常有人懷疑大陸怎麼會開出天價(例如:數字雖相同但幣別是人民幣,約當4.5倍)來挖人?難道不怕虧錢嗎?其實關鍵在於市場規模潛力。光從人口數字來比較,大陸大約是台灣的60倍,所以用數倍薪資來爭取可能幫公司成功賺錢的潛力人才並不為過。建議:企業只要跨出台灣海峽就要有國際化思維,薪資福利不能只看到台資企業或比照台灣母公司。最好收集各行業別在大陸地區(非台商)的薪資調查資料,比對公司關鍵職位的狀況,並做出策略性調整。
二、未來重於開始:如果只比較基本工資,台灣的新台幣22,000元當然高於大陸的最低工資數字標準,例如:居大陸之冠的上海最低基本工資為人民幣2,420元(約新台幣11,000元),但要注意的是市場上不同人才的實際給薪條件及薪資增漲的速度。根據觀察,大陸薪資平均年增率在10%以上,而且在三、五年後可能翻倍。建議:既然目前已被鎖定對象的人才是以資深、有經驗者為多,因此企業在制度設計時,可在用人一段期間後採用跳級式作法來拉大薪酬差距,才具有市場競爭力。
三、吸引與留住人才兩者並重:企業除了調整薪資策略、設計具競爭力薪資外,也要創造良好工作環境、引進新技術、保持發展動力…等,讓人才認同公司未來成長前景,才能留住現有的人才並吸引更好的人才。建議:針對公司關鍵人才的對待應以服務關懷為主,人力資源部門可以由專家規劃特殊的待遇條件來留才,並挑選閱歷經驗豐富的人員進行長期的溝通交流。
原新聞摘錄:
【2018.03.27(工商時報)台灣薪水太低,新科技人才將嚴重短缺!繼半導體、面板、DRAM人才大批外流大陸,遠傳總經理李彬昨(26)日表示,AI、物聯網、大數據等產業正在起步中,但是這些領域、大陸開出來的求才條件,同等級相同職務的薪資水準,幾乎比台灣高出1倍以上。】